学习之路,永无止境。为了帮助教师们开阔视野、以研促学,更新教育理念,从容面对新高考的挑战,7月23日上午8点,明达中学谭韵政副校长率百余名骨干教师前往成都,开启了为期5天“走出去学,带回来研,融进去做”集体大教研活动,希望通过外出观摩学习和分享交流,形成“学习、感悟、实践、反思”的教师专业成长模式,为明达的未来保驾护航。
此次成都研学的主题共有四个。一是听取清华大学刘立颖教授《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校教育探索与实践》讲座;二是听取成都师范学院徐猛教授《新高考背景下从“教什么”和“怎么教”看教师PCK与课堂教学改进》讲座;三是参观成都著名的棠湖外国语学校并听取核心教研团队张泽刚主任《忧思革新,锐意践行;精细管理,潜心教育》讲座。四是游历杜甫草堂,武侯祠,都江堰,领悟历史文化底蕴。 所听之言,皆是学问;所到之处,皆为见识。
刘立颖教授有条不紊、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解了具体可操作的教育改革新理念,强调了心理思维的重要性。面对教学生活中许多学生产生的消极现象,刘教授主张改变批评学生的教学思维,采用赏识学生优点的方法,让学生领悟优秀的含义与意义,从而使自己努力去改掉不良习惯,使自己成为别人喜欢的优秀学生,最终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
徐猛教授课堂改革的理念,也让老师豁然开朗。新高考背景下“教什么”与“怎么教”的课堂理念,绝对是老师最需要更新的课堂理念。有营养的高质量的教学,需要老师们积极思考学科素养的本质价值。只有教师深度体验学科的核心素养,才能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从而去启迪学生的智慧,上出堆栈型的焕发三维思维的营养课。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棠外中学的发展史,则让我们明白民办教育的责任与担当。更让我们知晓今后明达中学未来的发展方向:“高端、精品、个性化;优质、多元、人本化。”“精细管理、潜心教学、全面育人。” 取人之长,成就自我。具体而有效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
常言说“经历是最好的老师”。不见高山,不知地之厚;不到成都,不知草堂里的情怀,亦不知武侯祠里的忠义,更不知都江堰的伟大。本次研学与游走的深度结合,让大家真正感到游有所学,学有所长,长有所用。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促进专业自主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如何做好一个学习型的、研究型的、反思型的好教师?是这次“走出去学,带回来研,融进去做”研学活动带回来的重大收获。遍栽桃李树,广育栋梁材,相信全体明达人将会不忘初心,力求精进,开创明达更好的未来。(撰稿 梁 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