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己多谦抑 对人多敬重
——关于如何正确使用谦敬辞
2017年全国语文高考1卷考到了谦辞和敬辞的正确运用,它属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一部分。中国的古代文化人,尤其是谦谦君子,谈到自己,则多谦抑;对待别人,则多敬重,由此而衍生出了大量的谦敬辞,并在社会上各个阶层流传开来,得到了普遍的接受。以至于,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谦辞,成了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而敬辞则是必不可少的表示恭敬口吻的用语。
根据谦敬辞开头喜欢冠用的常见词来分类,可以把谦辞分为17大家族,敬辞分为23大家族。下面分别来做一下介绍:
一、谦辞家族系列:
1.“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如:
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 家母、家慈:称母亲;
家兄:称兄长; 家姐:称姐姐;
家叔:称叔叔。
2.“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如:
舍弟:称弟弟; 舍妹:称妹妹;
舍侄:称侄子; 舍亲:称亲戚。
3.“小”字一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
小生(多见于早期白话):青年读书人自称; 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谦称自己;
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另外,“后”与“晚”与“小”类似,如后进、后学、晚生、晚辈:对长辈称呼自己。
4.“老”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
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 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
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 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5.“敢”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
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 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
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6.“愚”字一族。用于自称的谦称。如:
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 愚见:称自己的见解。
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7.“拙”字一族。用于对别人趁自己的东西。如:
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
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拙荆:古人对人称自己妻子(也称贱内)
8.“敝”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
敝人:谦称自己; 敝姓:谦称自己的姓;
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 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9.“鄙”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
鄙人:谦称自己; 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
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10 .“薄”字一族。谦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薄技:微小的技能,常用来谦称自己的技艺;
薄酒:味淡的酒,常用在作待客时的谦辞;
薄礼:不丰厚的礼物,多用于谦称自己送的礼物;
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
另外“绵”与“薄”类似,如:绵薄:谦辞,指自己薄弱的能力。绵力:微薄的力量。
11.“不”字一族。谦称自己或谦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不才:没有才能,常用做“我”的谦称。
不佞:没有才能;
不敢当:谦辞,表示承当不起(对方的招待夸奖等);
不敏:没有才能,多用作谦辞;
不足挂齿:不值得说出来的意思,谦称自己所作的事不值得别人称颂可用此语;
不情之请:谦称自己对人提出的要求不尽合乎情理。
另外“过”与“不”类似,如过奖、过誉:过分的表扬或夸奖。
12.“承”字一族。表示对别人的感激。如:
承乏:表示所在职位因没有适当的人选,只好暂由自己充任;
承让:谦称自己的先行或优势。
13.“一”字一族,多为成语。谦称自己或谦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
一知半解:知识浅薄,只知道一些皮毛的意思。可作自谦学识不广博之用;
一枝之栖:只求得到一个藏身地方的意思。自谦不存奢望的求职用语;
一得之愚:对某项事情,有一些见解的意思。多用在提出意见方面,是开首或结尾时的自谦语。
14.“贱”字一族:称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
①贱姓:与“贵姓”相对,谦称自己的姓; ②贱内: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③贱事:古人称自己的私事; ④贱物:谦称自己的东西不足挂齿。
15. “忝”字一族: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如:
①忝列:有愧被列入或处在其中。如:忝列门墙(意为自己愧在师门)。
②忝在:有愧处在其中。如:忝在相知之列。
③忝任:有愧地担任。如:忝任宰相之职。
16. “劳”字一族:烦劳,请别人做事所说的客气话。如:
①劳驾:麻烦你。
②劳步:用于别人来访。如:您公事忙,千万不要劳步。
③劳烦:麻烦别人。如:劳烦尊驾。
④劳神:用于请人办事。如:劳神代为照顾一下。
17.其他
寒舍:谦称自己的家;
犬子:称自己的儿子;
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抛砖引玉:谦称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
信笔涂鸦:形容字写得很坏(多用作谦辞)。
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用作谦辞)
蓬荜生辉: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称谢别人题赠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蓬筚:即“蓬门荜户”的简称,用蓬草、荆竹作门的草屋比喻穷苦人家。
敝帚自珍:一个破扫把,自己也十分珍惜。比喻自己的东西再不好也值得珍惜。
贻笑大方:贻,留给;大方,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学者或行家笑话。
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德薄才疏:薄:浅;疏:空虚。品行和才能都很差。 9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
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 谦逊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
望尘莫及:同对方相比,差之甚远。
不足挂齿:足,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说。事情轻微,不值一提。
班门弄斧:班,指古代的巧匠鲁班。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德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低下。
挂一漏万:挂,列举;漏,遗漏。提到一个,漏掉上万。形容列举到的很少,遗漏掉的很多,很不完备。
草茅之产:指乡下平凡的女子。多用于谦称。
草木愚夫:旧时农民的谦称。象山野之中草木那样愚昧无知的人。也指人对农民的蔑称。
草木之人:像草木一样无用的人。旧时农民的谦称,也指大家对农民的蔑称。
负暄之献:暄:温暖。原指冬天晒太阳取暖当成一种好方法献给国君。后用来谦称自己的贡献很微小。也比喻所献出的东西并不贵重难得。
箕帚之使:持箕帚,以供扫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谦称。
景升豚犬:景升,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字。表与其子琦琮皆碌碌无为。故世人用“景升豚犬”谦称自己的子女。
马齿徒长: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南面称孤:南面:面朝南;孤:皇帝、王侯的谦称。朝南坐着,自称孤家。指统治一方,称帝称王。
犬马齿穷:齿索:牙齿没有了。谦称自己年老体衰。
犬马齿索:齿索:牙齿没有了。谦称自己年老体衰。
犬马之诚:谦称自己的诚意。
犬马之疾:谦称自己的疾病。
犬马之命:对自己生命的谦称。
二、 敬辞家族系列:
1.“令”字一族。用于对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的敬称。如: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 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
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
2.“拜”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到对方时表示对对方的敬意。如:
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 拜辞:指告辞对方;
拜访:指访问对方; 拜服:指佩服对方;
拜贺:指祝贺对方; 拜识:指结识对方;
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 拜望:指探望对方。
3. “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表示对对方的敬意。如:
奉达(多用于书信):告诉,表达; 奉复(多用于书信):回复;
奉告:告诉; 奉还:归还;
奉陪:陪伴; 奉劝:劝告;
奉送、奉赠:赠送;奉迎:迎接; 奉托:拜托。
4.“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
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
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
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惠赠:指对方赠誉(财物)。
5.“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
恭贺:恭敬地祝贺; 恭候:恭敬地等候;
恭请:恭敬地邀请; 恭迎:恭敬地迎接;
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6.“垂”字一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如:
垂爱(常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 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
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 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7.“贵”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
贵干:问人要做什么; 贵庚:问人年龄;
贵姓:问人姓; 贵恙:称对方的病;
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 贵国:称对方国家;
贵校:称对方学校。
8.“高”字一族。称别人的事物。如:
高见:高明的见解;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高龄:称老人(多指六十岁以上)的年龄;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龄;
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 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9.“大”字一族。尊称对方或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
大伯:除了指伯父外,也可尊称年长的男人;大妈、大娘:尊称年长的妇女;
大哥:可尊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 大姐:可尊称女性朋友或熟人;
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 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
大驾:称对方;大师傅:尊称和尚; 大人(多用于书信):称长辈;
大名:称对方的名字;大作:称对方的著作; 大札:称对方的书信。
10.“敬”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
如敬告:告诉; 敬贺:祝贺;
敬候:等候; 敬礼(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恭敬;
敬请:请; 敬佩:敬重佩服。
11.“请”字一族。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
如请问:用于请求对方回答问题;请坐:请求对方坐下;
请进:请对方进来。
12.“屈”字一族。
如屈驾(多用于邀请人):委屈大驾; 屈就(多用于请人担任职务):委屈就任;
屈居:委屈地处于(较低的地位); 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13.“光”字一族。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
如光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称客人来到; 光临:称宾客到来。
14.“俯”字一族。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如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理解; 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
俯念:称对方或上级体念; 俯允:称对方或上级允许。
15.“华”字一族。称对方的有关事物。
如华诞:称对方生日; 华堂:称对方的房屋;
华翰:称对方的书信; 华宗:称人同姓。
16.“老”字一族。用来尊称别人,有时特指老年人。如:
老前辈:尊称同行里年纪较大、资格较老、经验较丰富的人;
老总:尊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某些高级领导人(多和姓连用,后也称一些企事业第一把手为老总.)
老伯、老大爷、老太爷:可尊称老年男子; 老兄:尊称男性朋友;
17.“叨”字一族。如:
叨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沾光;
叨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领教;
叨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打扰。
18.“雅”字一族。用于趁对方的情意或举动。如:
雅教:称对方的指教;
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
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指正批评。
19.“玉”字一族。用于对方身体或行动。如:
玉体:称对方身体; 玉音:尊称对方的书信、言辞;
玉照:称对方的照片; 玉成:成全。
20.“芳”字一族。用于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
芳邻:称对方的邻居;
芳龄(多用于年轻女子):称对方的年龄;
芳名(多用于年轻女子):称对方的名字。
21.“贤”字一族。用于平辈或晚辈。如:
贤弟:称自己的弟弟或比自己年龄小的男性; 贤侄:称侄子。
22.“下”字一族
陛下:“陛”,是指帝王宫殿的台阶。古时帝王的卫士就在陛下两侧进行戒备。“陛下”是臣子对帝王的尊称。当帝王与臣子谈话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因而称“陛下”,意思是通过在你台阶下的臣属向你传达卑者话,表示卑者向尊者进言。后来,“陛下”就成为对帝王的敬辞。
殿下:殿阶之下。(表示在皇帝之下)汉代时期是对太子、亲王的尊称。 魏、晋、南北朝天子称殿下 ;唐代以后惟太子、皇太后、皇后称殿下; 汉代以后皇太子、诸王称殿下 ;三国时称皇太后殿下。 当然唐初以后,背着皇帝,各诸侯王也称殿下。 各个时期的讲法都不同。
阁下:原意也是由于亲朋同辈间相互见面不便直呼其名,常常先呼其阁下的侍从转告,而将侍从称“阁下”的。后来逐渐演变为对至友亲朋间尊称的敬辞。今多用于外交场合。
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
23.其他
鼎力(用于请托或感谢):大力; 足下:称对方;
包涵:请人原谅; 斧正:请人改文章;
留步:(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止步; 劳驾: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笑纳(用于请对方收下礼物):请接纳收下; 府上:称对方房屋;
指正(用于请人批评自己的作品或意见):指出错误,使之改正;
赐教:给予指教; 久仰(多用于初次见面):仰慕已久;
璧还:归还物品,等等;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 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
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台驾:敬辞,旧称对方。
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不吝赐教: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洗耳恭听: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是说的客气话)。
小结:
谦敬辞歌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
求人帮忙说“劳驾”,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方便说“借光”,托人办事说“拜托”,
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勿送说“留步”,未及远迎说“失迎”,等候客人说“恭候”,
无暇陪客说“失陪”,陪伴朋友说“奉陪”,问人干吗说“贵干”,问人姓氏说“贵姓”,
欢迎购买说“惠顾”,贵宾来到说“莅临”,请人告诉说“见告”,欢迎询问说“垂询”,
谢人爱护说“错爱”,称人爱护说“垂爱”,称人赠予说“惠赠”,请人保存题“惠存”,
请人收礼说“笑纳”,归还原物说“璧还”,称人之家说“贵府”,称己之家说“寒舍”,
赞人见解说“高见”,称已见解说“拙见”,称人父亲说“令尊”,称己父亲说“家父”,
称人母亲说“令堂”,称己母亲说“家母”,称人儿子说“令郎”,称己儿子说“犬子”,
称人女儿说“令爱”,称己女儿说“小女”,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看稿说“斧正”,
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到用“光临”,
请人勿送用“留步”,归还原物叫“奉还”,对方来信叫“惠书”,老人年龄叫“高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