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浅谈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浅谈

明达中学      彭俊

  开放性试题是新课标高考历史卷一直坚持考查的重要题型。2010年放在材料题第40题第三小问中。2011年至2017年均单独命题,分值为12分。开放性试题有如下特点:

   一是角度新。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让考生在新的视角中进行归纳与演绎、推理与论证、分析与思考。

   二是设问导向多元。考生可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甚至可以对材料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

   三是答案的多样。设问导向的多元,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向不同,因而答案就会多样。只要理由充分,论述合理,就是成功的答案。

   四是评价多元。传统试题考查考生主体认识的结果,而开放性试题则考查考生形成认识的过程。考生形成的认识不同,答案就不同,因而评价就会多元化。开放性试题采用SOLO分类评分法,根据考生的答案分成不同的等级来给分。

  了解开性试题的特点对于我们明确课改方向,引导历史教学有重要作用。接下来,我们要认识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历年开放性试题是如何呈现的。

   首先从材料来看,高考历史的开放性试题一般以文字、表格、图片、历史地图等材料作为历史信息的载体。如2011年给出的是“关于西方崛起”的文字材料;2012年是以图片展示“‘冲击——反应模式”;2013年是汉、唐行政划图;2014年给出的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2015、2016连续两年都是给出的纯文字材料;2017年给出的材料是“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其次从设问来看,2011、2012年都是要求围绕某种观点来展开评论,我们可把它归结于小论文类;2013年则是要求提取信息并予以说明。我们可把它归结于信息提取类;2014年是要对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我们可把它归结于修改类;2015年要求“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虽然说“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实际上仍属于小论文型试题; 2016年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2017年“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这两年都要求确定一个论题进行阐释、论证。实际上也是属于小论文类型试题。

   开放型试题的所提供的材料是千变万化的,我们难以把握规律,但就设问来看,我们还是可以把它归为三类:小论文类、信息提取类、修改类。当然设问每年也稍有调整变化。但只要我们把握住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思路,不管它如何变,都可迎刃而解。因此下面结合我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中,我把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思路归纳为三步,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第一步:“是什么”,即根据题目设问的导向,你要确立的答题方向是什么。对小论文型的试题来说,就是你要确立的观点是什么;对信息提取类题来说,就是你要提取的信息是什么;对于修改类题来说,就是你要修改的是什么。这一步可以说是解答开放性试题的关键。以小论文型试题为例,观点或主题的确立是否恰当决定考生做答的成败。因此,在确立观点或主题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点或主题要明确,不能模糊。如2011年关于西方崛起的试题,材料中有两种观点:前一种认为西方崛起是自身发展的结果,后一种认为是世界造就了欧洲。有些考生在做题时模糊地说“我同意前一种观点”或“我同意后一种观点”,而不明确的地说观点是什么。又如2016年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有些考生在写观点的时候也只是模糊地说“论制度构想与实践的关系”等。观点或主题模糊会导致观点分低甚至没有(通常高考评分中观点分为2分),因此在做题中切忌盲目的说我同意材料中的某一观点或盲目的说同意某人的观点而不具体阐明观点。

   二、要善于从材料中提炼观点或主题,一般不直接从材料中抄原话作为观点或主题。这就要求考生有较高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 、观点或主题要要简洁明了,通常一两句话就要讲清楚。有些考生把观点或主题写得繁琐、冗长,给阅卷者的印象就不好,赋分自然也会低。

   四、观点应该是唯一的,不能既同意这一观点又同意那一观点,但可以将材料中几种观点整合提出新的观点。很多考生觉得单讲哪一种观点都写不出多少东西来,所以每一种观点都写点东西来拼凑,结果哪一种都写不透,因此得分就低。

信息提取类和修改类也同样如此,如果信息提取错误或修改点找错,则满盘皆输。

   第二步:“为什么”, 即根据自己所确立的答题方向,列举史实来阐发你为什么要确立这一方向。对小论文型的试题来说,就是你为什么要确立这一观点或主题;对信息提取类题来说,就是你为什么要提取这一信息;对于修改类题来说,就是你为什么要这样修改。简单地说,就是要用史实来阐述你的立场。这是开放性试题做答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决定开放性试题得分高低的关键。因此,在阐述部分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能泛泛而谈,要以史实为依托来说明。历年高考开放性试题在作答要求中均有史论结合2010至2012年;2015年、2017年)”或“要有史实依据(2016年)”或“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2013年)”等字样,这些要求本身就是为了防止考生空谈。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强调学生加强史实积累。

   二、阐述要充分、有说服力。要多角度、多史实阐述,如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或列举中外有关史实阐述。如2017年试题,材料展示的是14---17世纪中外有关史实的表格,根据表格我们可以确立一个论题:“14---17世纪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从表中中国一栏“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及“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再结合外国一栏“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我们可以从经济角度得出“中国依然在农耕社会徘徊,而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有较大发展”。此外,中国一栏有“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外国一栏有“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我们可以从科技的角度得出:“中国在这一时期依然是传统科技,而西方已出现近代科技”。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中国一栏“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以及外国一栏“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等信息得出:“在思想上,中国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人性受到束缚;而同时期的西方开始了文艺复兴,解放了人性”。最后,可以从中国一栏“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以及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再从外国一栏“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以及“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可以得出:“在对外关系上,中国以朝贡贸易为主,逐渐走向封闭;而西方加强了世界的联系,并积极对外扩张,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这样我们就从经济、科技、思想、对外关系四个角度来论证14---17世纪中国确实是逐渐落后于西方。这样的论证有理有据,有较强的说服力。

  三、行文要有逻辑性,要符合学科语言,不写口水话。且语言要简练,要切中要害,忌长篇大论。小论文型试题往往明确要求“逻辑清晰”,那么答题时则应该成文,而不能序号化。序号化是条理清晰而非逻辑清晰。这是很多考生在作答时所没有注意的地方。当然非小论文型开放性试题一般没有“逻辑清晰”这一要求,写序号也就无可厚非。至于“符合学科语言”以及“语言要简练”这些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强调比较多的地方,在此不赘述。

   第三步:“怎么样”, 即通过前面的阐述,你能得出一个怎么样的结论。这个结论可以是认识、启示、教训或其它。凡是开放性的试题,最好都要有一个结论,一是能体现考生答案的完整性;二是能进一步体现考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三是可为考生答案添彩;四是在高考评分中,有时候结论有赋分,如2013年高考评分中,结论部分占2分。因此,在教学中,应强调开放性试题要写出一个好的结论,一是可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二是可让学生在答题中得出较高的分数。如前述2017年高考题,在充分论述之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4---17世纪,由于中国固守传统的农耕文明,而西方却在积极主动地向近代社会迈进,因此东西方差距的逐渐拉大有一定历史必然性”。或者“综上所述,1417世纪中国在多个领域逐渐落后于西方,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埋下了隐患”等。

   另外,在写结论方面还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结论不需要写太多,简单的两三句话即可;二是结论不能简单地重复观点,否则毫无意义。这两点也是考生经常出现的问题,在教学中应多强调。

   以上就是我对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的一些粗浅的见解,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欢迎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相关文章